
清朝的名臣很多,但左宗棠无疑是其中最为人敬仰的一位。很多人记得他严厉的一面,但这份“严厉”主要是针对那些欺压百姓的坏人。
1885年,左宗棠去世时,整个社会都在为之哀悼。然而,当人们清点他留下的财产时,却发现他竟然只拥有九处房产和两万五千两白银。有人不禁感叹:“怎么会这么少呢?”
其实,这个“少”是相对而言的。作为晚清的英雄人物,左宗棠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,发挥了巨大作用,尤其是他“收复新疆”的壮丽功绩,更让他在人们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展开剩余80%左宗棠出生于书香世家,父亲是教师,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。由于接触到较为先进的思想,他的胸怀也非常宽广,向往改变社会、救国图强。尽管如此,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利,屡次未能金榜题名,直到最终,他选择了一条不被理解的道路——从事农业。
他并没有因科举失败而气馁,而是投身农业,购买田地并致力于研究农学。通过实践,他总结了许多种植经验,并将这些经验记录下来,帮助了不少农民。左宗棠还非常重视“经世致用”的研究,研究军事、地理等领域,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。
无论是林则徐,还是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,左宗棠都受到了重视。他参与了“镇压”太平军的行动,凭借出色的策略和判断,帮助清军击退了太平军。由此,他的仕途也开始突飞猛进,官至东阁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。
随着嘉庆帝去世,清朝的黄金时代已不复存在。内有动荡不安,外有列强侵扰。朝廷内部分裂严重,官员间的尔虞我诈导致局势更加复杂。此时,清廷的焦点之一便是新疆问题。有关新疆的防务讨论异常激烈,但左宗棠认为无论是海防还是塞防,都应该同等重视,二者缺一不可。他的这一主张成功说服了李鸿章,最终左宗棠被任命为全权负责新疆事务的钦差大臣。
在左宗棠的指挥下,新疆顺利收复,并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发展。他所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,百姓们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。最终,新疆不仅稳定下来,还得到了长足的繁荣。
尽管左宗棠的官职、权力都非常显赫,但他个人的财富却不多。根据当时的规定,一品官员的年俸高达四万两银子,而左宗棠作为一品大员,应该享有这样的收入。然而他留下的遗产却远不及这一年俸。这背后是左宗棠一生的清廉与节俭。
在担任浙江巡抚期间,左宗棠的俸禄一部分用于家庭开支,另一部分则全部捐助给百姓。他还积极救灾,湖南大水时,他捐出了整整一万两银子。陕西、甘肃等地发生灾荒时,他也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。据统计,左宗棠捐款赈灾的次数超过了六十次。他不仅关注百姓的生活,还大力支持教育事业,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接受教育。
值得一提的是,左宗棠曾“兼任”茶马使十多年,本应享有丰厚的“兼职薪水”,但他始终拒绝领取一分一毫。这笔钱足以让许多人心动,但左宗棠始终坚守原则,清廉一生。
综观左宗棠的一生,他的贡献不止于此。他在用人方面具有极高的眼光与智慧,所推荐的干部都能担任重要职务,且能力出众。比如,他在兴办洋务时,福州船政局的筹建,左宗棠本应亲自负责,但由于工作变动,他不得不将这一任务交给他信任的沈葆桢。沈虽然起初有所推辞,但左宗棠依然坚持邀请,最终沈葆桢顺利接手并成功完成了任务。
左宗棠生活简朴、节俭,他没有豪华的衣服,也不追求精美的食物。他注重的是实际的生活质量。对待家庭,他教育子女节约、朴素,并教导他们要有责任感和家国情怀。
总结来看,左宗棠的遗产虽然不多,但他的精神财富与历史功绩却永载史册。他的忠诚、清廉、勇敢和智慧,为清朝的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